(一)服务家乡,不负乡愁
2022年7月至8月,外国语学院“五彩涂绘”暑期实践小分队以展现爱国情怀为主,在周彩英老师的指导下,成员在各自家乡分别涂绘。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醒目标语搭配以五彩纷呈的精致涂鸦。青年学子化青年报效家乡之情为笔笔浓墨重彩,将美丽乡村风光展现给更多人看,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了自身力量。她们在酷暑炎热的盛夏,将热情随汗水挥洒,号召更多的有志青年参与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来,积极投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热潮。

2022年7月24日至7月30日,外国语学院2020级英语二班八名同学开展了以“后疫情时代下的变与不变”为论题的社会实践活动。活动主要内容涵盖民意、社区以及新兴产业等多个角度。有的成员协助当地社区工作者进行全民核酸,有的成员总结了疫情与老龄化对社会的双重影响,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。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团队成员的社会洞察力和感知力,与不同的社会人员共情,鼓舞大学生勠力同心,为社会安定、国家富强、人民生活幸福而努力。

(二)文化一脉承,薪火代代传
2022年7月15日至7月25日,为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,外国语学院“初心不改”小分队分别探访了周恩来纪念馆、华中雪枫大学旧址、朱锡昂烈士陵园、许晓轩故居等红色基地,了解英雄事迹,感受历史艰辛,重温百年党史,体会革命精神。通过实践活动,团队成员将致力于探索新时代大众喜闻乐见、心之向往的红色文化传播推广形式,与时代同频共振,与家国同心共行。

2022年7月,外国语学院“觉醒先锋”小分队先后瞻仰了芦浦烈士塔、中共常熟党史馆、扬州革命烈士纪念馆、内江市革命烈士陵园、常州市革命烈士陵园、松山镇烈士纪念馆、运城市盐湖区烈士陵园,学习红色精神,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,传承红色基因。通过实践活动,青年学子在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到智慧与力量,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,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。

(三)尊老爱幼,弘扬美德
2022年7月7日至7月20日,外国语学院“候鸟儿童”关爱小分队以“携手共奋进 童心向未来”为主题,开展了“小小运动会”、趣味英语学习、感悟党史等主题活动。团队成员先后走访了三大社区,和孩子们一起感受运动的酣畅淋漓、语言的无限魅力和绘画的天马行空,给许许多多孩子们带去了温暖与关怀,激发无尽的活力和童趣,在实践中实现童心向党、共“童”成长。

2022年7月10日至7月14日,外国语学院益爱小分队11名成员来到江苏江阴市顾山镇金桃社区居家养老中心,开展青春暖夕阳敬老活动,给所有老人送去慰问。成员们不仅帮助老人打扫养老中心,还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表演,在交流谈话中抚慰了老人们没有亲人陪伴的孤独。本次活动旨在关注老年群体,给予老年人关心与关爱,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。

(四)践行垃圾分类,建设美丽中国
2022年7月18日至7月24日,Green is here的成员们在淮安、南京、南通、苏州四地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与知识普及实践活动。项目成员通过制作垃圾分类海报、手册并张贴发放,在各街道进行相关知识宣讲,帮助社区居民增加环保知识和提高环保意识。垃圾分类有利于生态、社会、经济发展,是衡量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标尺,更是一项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工程。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件关于民生问题的小事,全社会都应共同推动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,保护好祖国的绿水青山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。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,更应亲力亲为,为祖国的美好蓝图做出应有贡献。

2022年8月6日,青梦小分队在工农社区居委会进行准备工作,成员不断强化学习垃圾分类有关知识,进行宣传模仿演练。同时专人负责PPT优化工作,嵌入视频、图片,生动形象地展现垃圾分类知识,整理相关画报、宣传册。8月8日,成员在淮海西村放置宣传桌,为前来咨询居民解答有关垃圾分类的系列问题。垃圾分类,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,关系节约使用资源,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。为建设美丽中国,号召每个人积极践行垃圾分类,美化环境,美化心灵。

(外国语学院 团宣新闻部 文/摄 俞贤辉/审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