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,提升学生的经典阅读能力与学术素养,外国语学院于2025年秋季学期精心策划并组织了“经典阅读与学术素养”系列讲座。本次系列讲座共四场,内容涵盖中央文献翻译、对外话语传播、红色文学译介等多个前沿领域,吸引了众多学生积极参与。
讲座一:国家立场与外宣效果:中央文献标题欠额翻译动因分析
主讲人张立庆博士从中央文献外译实践出发,深入剖析了标题翻译中的“欠额”现象及其背后的国家立场与外宣策略,结合自身参与《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》英译的实践经验,为听众揭示了翻译行为中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统一。
讲座二: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话语的翻译与传播
李志远副教授以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这一核心话语为切入点,以批评话语分析的核心概念为工具,系统阐述了“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的翻译策略与国际传播路径,强调了翻译在构建中国话语体系中的重要作用。
讲座三:革命历史小说沙博理英译本风景叙事的审美再现
谭莲香副教授聚焦红色翻译家沙博理的英译实践,从风景叙事的角度探讨其译作中的审美再现问题,展现了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,更是文化与美学的传递。
讲座四:为新中国“代言”:红色翻译家沙博理的“译”路与“心”路
刘红华副教授以沙博理的生平与译介活动为主线,深入挖掘其作为“红色翻译家”的心路历程与翻译理念,揭示了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与意识形态建构中的独特价值。
本系列讲座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术视野,也深化了大家对翻译与国家形象、文化传播之间关系的理解。外国语学院将继续推进此类高质量学术活动,助力学院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。




(外国语学院 杨柳 文/摄 刘爱婷 施云波/审核)